质检总局等四部委共推我国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18-12-02 20:34
质检总局等四部委共推我国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建设 中国经济网上海11月2日讯 (记者苏兰 特约记者 张海峰)通过标准提升技术,通过检测规范市场,通过认证对标国际。建立机器人标准、...

 

质检总局等四部委共推我国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建设

中国经济网上海11月2日讯 (记者苏兰 特约记者 张海峰)“通过标准提升技术,通过检测规范市场,通过认证对标国际。建立机器人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是实施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个转变”的重要举措。”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张沁荣今天在2016“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上的发言得到与会者广泛共识。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为了促进中国机器人产业及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信息化部等多部门共同推进我国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发挥标准、检测、认证的质量技术基础作用,助推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标准、检测、认证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是国际通行的质量技术基础,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引导产业进步升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国际贸易便利等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我国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经验,201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机构、企业等成立了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负责拟定我国机器人标准化战略和推进措施,制定我国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协调我国机器人相关国家标准制定、国际标准化相关工作和标准应用实施等工作。

 

  针对机器人标准缺失、滞后、系统性不足等问题,结合《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6年版)》和《中国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中国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对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标准化工作进展、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进行了梳理;《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6年版)》梳理了我国目前的机器人相关标准,并构建了我国标准的体系模型、结构和框架,并制定了相关的组织实施方案。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将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机器人标准化工作。